第四十一章:松山要塞(九)(中)
一眼望去,大雪纷飞,一片莽原。就连松山要塞周围的森林也披上了银装。透过城市上空的浓烟,可以看到,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,无精打采的。地面上的防空兵器,主要是高射炮,不断朝来回穿梭并投弹的敌机开火,迫使它不能够精确投掷。当然,也不断有防空导弹飞起。从地面观察,既有敌机当场被打爆,也有着火的敌机逃窜北去,但总体上,我们的地面防空火力击毁敌机的概率并不大。所以,要塞的人们非常盼望我们自己的空军前来掩护。汪勇教授先把当时的民情说了。接着,他继续说道:
“同志们,要明白,即便是高技术战争,打到一定阶段,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数量终究是有限的,尤其是对付咱们这样拥有强大抵抗力的对手。所以,‘联合国军’的空军在对付咱们松山要塞时,使用了看似很笨却极有震撼力的空袭战术,就是二战时的‘狂轰滥炸’,企图从精神上和气势上打垮我军的抵抗意志。应当说,这一招挺管用的。咱们的守军虽然可以顶住,但老百姓就不成了。逃难老百姓的车队和人流把整个松山到章武的公路塞得满满的。当然,这时候,由于咱们早就部署停当,也不需要铁路和公路。所以,通往章武的铁路和公路上,多是咱老百姓。”
“这就特别容易发生屠杀平民的事件,根据我们战后的统计,被炸死炸伤的松山老百姓,多是在城市的边缘被‘联合国军’空军杀伤的。事后,‘联合国军’新闻发言人说,当时大雪和浓烟影响了在城市边缘地带警戒的战机飞行员的判断。看,这就是他们的流氓式逻辑。”
的确,“联合国军”空军司令凯林斯上将的作战套路是:先轰炸,再诱使;先空战,再支援。汪勇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手势。
所谓“先轰炸”,就是用地毯式的狂轰滥炸式,最大限度的摧毁松山市的基础设施,丝毫不会顾及老百姓的生活需要;同时,最大强度的摧毁要塞防御设施,能发现的必须摧毁,不能发现的,也要对有疑点的目标扔几颗炸弹;所谓“再诱使”,就是一边轰炸,一边诱使我国空军出战,并尽可能以狂轰滥炸,吸引我国空军,尤其是山海关长城以内的空军部队参战,妄图最大限度地消耗我国空军实力,要知道,凯林斯现在掌握的战机数量达到四五千架;所谓“先空战”就是在轰炸和诱使的同时,始终在嫩松战场上以松山为轴心,保持大机群编队到要塞的5分钟时程差。如果你空军前来夺取制空权,那么,好吧,5分钟内,他就让1000架各型战斗机投入空战。目的很明确,不管你出去多少架次的飞机,“联合国军”空军必须要在空战中消灭你;所谓“再支援”,就是等从空中把松山要塞与世隔绝后,也就是与左右和后方主要是关内大后方彻底阻断后,也就是他们所谓的“空中遮断”后,再实施“战场空中遮断”,把我军的187师孤立在松山区域,一直到最后在攻打要塞时,实施坚决和毫不留情的“近距离空中支援”。
“大空战,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发生的。更为重要的是,在成立所谓的‘联合国军’后,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联合作战,而且这一次联合作战偏偏是围绕着松山要塞的得与失展开的。你说这意义重大不重大?”汪勇说着说着声音高了一度,把底下听得有些眼睛发涩的学员吓醒了。看到这一幕后,他心中有一丝难过。因为,以前,他坐在这个位置上,一听着教官的理论阐述,眼睛就会发涩。
“同学们,我看这样吧,我把当时的战场对空监视录像给你们看看,从不同视角拍摄的,加起来有几十部,但每部大约也就三五分钟。你们一边看,我一边给你们介绍吧。”汪勇好像是讲累了,就这样给学员们提议着。然后,他问一句,“好不好?”
同学们顿时爆发出欢快的“好!”然后,汪勇示意两位区队长帮忙打开教学仪器,自己则走到讲台后方,从一个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玲珑的军绿色的通信机,然后接上大屏幕系统。
很快,播映开始了。学员们听到汪教授介绍说,“这是2049年11月22日12时23分在松山市东南方向20公里拍摄到录像。当时天空中有我军的一架侦察机。它是刚刚到这里来。看,它被击落了。好,仁军师同志,镜头回放3秒。”汪勇竟然这样叫着赵洪飞中校的笔名。
图像上显示侦察机的前方有一团掠过的火焰。大家看清楚了,那是一枚弹体较大的空空导弹迎面飞来,显然这是机载摄像头拍摄的。汪教授继续说,“咱们这架侦察机是被美制‘格林斯班’远程空空导弹击落的。它的射程200公里。”
“风军师同志,你开始播映KZ2049112202号视频。这是我后来从集团军找来的。它的拍摄地点在集团军指挥所附近,距离松山市大约有一百公里。看,这是咱们当时起飞的三个大队的歼击机群。这里,看他们的喷尾管的烟,很匀称,说明他们此时是以正常巡航速度到达此地的。再看,前边几架开始拉烟了。说明开动了加力,准备高速冲击了。”
仁军师看着汪教授,心想,汪教授怎么对空战观察得这么细致?他看了一眼对边上的风军师,发现他在静静地听着教授的介绍。
“仁军师同志,打开KZ2049112203号视频。你在想啥呢?”汪勇突然这么问了他一句。顿时把仁军师从静思的状态打醒。他立即找到编号为KZ2049112203号视频开始播映了。
空中画面上,三个大队的我军歼击机以三个“箭”式队形正在加速,机头几乎在同一时刻发射出一批导弹来。导弹在机头前方先是沉了一下,然后启动发动机,喷烟,加速,直扑而来。
“这是在我们防区后方最西南端的一个摄像头拍摄的。此时是当日12时25分,距离松山要塞的东临岭约70多公里。风军师,打开KZ2049112204号视频。4号视频是在东临岭拍摄的,注意,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对空摄像点。因为位置居中,而且通视条件最好。”汪勇这样强调。
没错,这就是“云起衣侦察小组”附近几个对空侦察摄像头中的一个,从画面上看上去,它的倍数很大,属于望远型监视摄像头,可自动追踪并调节视距。画面上,可以明显看到东北方向飞临一批形体较大的空空导弹。接着,摄像头马上放大,稍微辨别一下,可清晰地看到,它们上面有美国USA的字母。然后,镜头又拉小了,视野开阔了,只见这批导弹开足马力,向西南方向猛扑过去。
学员们看到大屏幕时,鸦雀无声,确实被这些“战场录像”震撼住了。看着导弹飞行的尾烟,还有听到西北风“呼呼”的呼啸声,以及画面外轰隆的爆炸声,甚至还有时不时掠过镜头的飞石走沙。没有人能听到汪勇教授的讲解了。甚至,连仁军师和风军师知道,只要按序号播映视频通常不会错的。的确,仁军师注意到,汪教授似乎不想讲解了,开始默许他们的连续播映,并独自站在那儿静静地看起视频画面来了。
一批导弹横冲直撞过来,几架战鹰立即拉高劲飞,并施放“饵弹”。顿时,天空中一片耀眼。其中有一架动作稍慢些,一枚导弹准准地击中它的喷尾管,凌空先是一团火光,接着炸成碎片,然后是“轰隆”的声响传来。后方跟进的战斗机则是向下俯冲,同时打出一片“饵弹”,整个天空就像施放烟火那样刺眼。但那些导弹恶狠狠地穿过“饵弹幕”,硬生生地撞击过来,几架战鹰当场被击中,画面里的爆响声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
空中,有飞行座椅弹起来了,有的降落伞打开了,有的似乎没动,升起来后就往下掉,甚至有的座椅直接向下弹飞……
“快,快,打开降落伞啊!”学员中有人竟然喊了起来,但包括汪勇教授在内,没有人制止这种情绪的自由流露。因为,此时的画面,充满着“饵弹”尚未熄灭的耀眼和飞舞的机体碎片,还有降落伞的悲怆。而讲台两侧的仁军师和风军师也急得站了起来。汪教授示意两人坐下来,然后自己找了个就近的座椅坐了下来,观映起来。
由于每个视频较短,按照顺序播映,当编号为KZ2049112213号视频刚一闪现时,画面里突然变成了空中的视角。里面传来一个声音:系统准备……学员中有人注意到,把汪勇急得赶紧跑过来,一把切换到编号为KZ2049112215号的视频上。但就在他做这些动作的几秒钟时间内,学员们还是看到了一些端倪。画面上,从空中看过去,前方炸成一片烟火飞舞,更远的上空,同样也像是五彩缤纷的世界。但,最重要的是,镜头闪现了驾驶舱前面的一个圆形示波器。圆形示波器上扫描的雷达束在绕动着,扫描到距离中心点东北方向的一片电子光点……马上,视频被切换了。
“这是什么呀,不让人看。我们又不是三岁儿童。”学员中有人竟然这样喊了起来。跟着他的声音的,还有几个学员发出不满的抱怨声。甚至有人轻声喊道,“区队长,重播13号视频吧。”旁边也有人附合着。
忽然,整个教室灯亮了。只见汪勇重新走到全三维教学沙盘所在的位置,讲道:“同学们,13到14号视频是牵扯到我们最新的技术资料的。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,但我确实不想冒这个风险。如果非要看的话,那么,请签订保密责任书。而且,必须是现场签订。你们愿意吗?”
大约三秒钟后,“我愿意!”,“我也愿意!”的声音接连响了起来。当然,最先喊起声来的是仁军师,接着是风军师。
“一区队,你们谁不愿意签订保密责任书,就请马上离开教室,并确保不再提及此事。”仁军师这么加了一句。
“二区队的,有没有不愿意签订的?”风军师跟着问。
“我们愿意!”“我们愿意!”两个区队的学员此时竟然异口同声。汪勇还听到这么一句,“教授你也太小看我们了。”
“好吧,那么开始签订吧。”汪勇似乎早就料到了,立即从身后拿出一大摞“作战教学保密视频观映保密责任书”,然后递给最前面的人,让他们分发下去。
十分钟后,“作战教学保密视频观映保密责任书”就签订完成了。仁军师和风军师收齐后,递给汪教授。汪教授翻阅了一下,拿出一份对仁军师说,“你,把你的姓名改过来,你真名不是‘仁军师’,而是‘赵洪飞’。”
哈哈!满堂顿时爆发出哄笑声。这让仁军师顿时脸红起来,急忙解释说,“教授,前面您一直在这样喊我,我刚才着急慌忙地就这么签上名了。抱歉,抱歉,我马上重新签。”然后,他找了一枝笔,立即签订好了。
“好了!现在我们可以观看了。”汪勇像什么事没发生似的,这么说道。然后,他示意仁军师和风军师坐定位置,从KZ2049112213号处开始播映。
这到底是什么保密的东西,还让我们签订保密责任书。学员们尽管签订了这份保密责任书,但有的人心里总觉得怪怪的。其中最有想法的就是仁军师本人,还有一位你很熟悉的人。
这人,就是著名的“706侦察群”特种保障连连长崔战鼓(书友:“催响战鼓”。之前,他已经出现在前面的章节中了)。此时,他已经是空陆第12军军属独立特战大队副大队长。
而此时,空陆第12军除了有特战旅外,还有一个特战大队。
